
微笑嘴角/嘴角上揚手術
如何改善嘴角下垂
嘴角下垂牽涉不只一個區域,可以分為三個區塊處理。

圖註:
A:嘴巴邊緣外的區域
B:嘴角往內進來約一公分
C:整個嘴巴的中間段

很多人臉看起來臭臭的並不是單純因為嘴角往下垂,甚至嘴角有一點點上揚,但臉還是看起來臉臭臭的,此時最主要的原因為木偶紋(嘴角外側的紋路)。
不管我們年輕是多麽漂亮,即使年輕時沒有木偶紋,但隨著年紀的變化組織逐漸下垂,還是會出現木偶紋,它會讓我們看起來好像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嘴角下垂,若遇到這樣的問題,我們可能不是直接針對嘴角處理,反而把重點放在消除木偶紋。
一、下垂:

下垂的組織壓下來了,所以形成了木偶紋,遇到這種成因我們需要合併做拉提
二、組織堆積:

木偶紋外面有一個組織的堆積,有時甚至是整個嘴邊肉的堆積,這時我們需要做一點點抽脂的動作。
三、紋路內側凹陷:

木偶紋內側有一點點的凹陷,針對部分需要做一點填補。
四、紋路韌帶拉住:

當產生木偶紋韌帶拉住的感覺時,需要做木偶紋的拆解。如果是因為木偶紋造成嘴角造成看起來不開心的感覺,就要同時做到拉提、抽脂、補脂、韌帶鬆解,才可以合理有效的讓木偶紋盡量變淡,木偶紋改善後就能恢復年輕、甜美的感覺。
B區域就是嘴巴這個邊緣往內一公分的區域——也就是真正的嘴角部分,是所謂的微笑嘴角手術真正處理的區域,我們可以考慮透過手術、微整形做處理。
不過為什麼我在說明微笑嘴角手術前,先談了木偶紋呢?原因是這樣的:

當我們有一個很深的木偶紋時,如果這時候做了微笑嘴角手術的確會讓嘴角往上揚,可是原本的木偶紋還在原來的區域,它仍是一個往下墜的線條,這會造成「嘴角往上,木偶紋往下」的結果,就像魚的尾巴一樣分岔。
這其實是非常不自然的,所以當我們要試著做微笑嘴角手術的時候有個前提,就是不能有一個嚴重的木偶紋,否則會形成一個很不自然的感覺。

大家可以看到左圖的案例:嘴角往上了,木偶紋卻留在原位,形成一個往下的感覺,相對比較不自然。所以我們要先改善木偶紋,再來談微笑嘴角手術。
一般醫師單純做皮膚轉位,把嘴角往上轉。但我們會做到三層次(皮膚、肌肉、脂肪)轉位。
・皮膚轉位+肌肉轉位
其實皮膚的轉位已經可以讓嘴角上揚,但所有嘴角往上的張力都在皮膚上,所以疤痕特別容易被拉寬,且時間久了結構還是會變,無法長期維持。所以我們加做了深層肌肉轉位,讓整個結構跟著往上,相對得更穩定。拉提的力量留在深層,皮膚相對比較不會被拉扯到,較不易留疤,這是為甚麼我們要做肌肉的轉位。
・脂肪轉位

當我們的脂肪轉位去填充原本木偶紋的位置時,利用局部的方法盡可能的改善所謂的木偶紋,這樣達到微笑嘴角更自然、更長效、更不會留疤,也讓木偶紋的問題 把它減到最少。
以上就是我們所謂的三層次轉位,可以把嘴角手術做得更精緻。可是它跟傳統手術一樣,還是有手術留疤的風險,所以這個手術我通常保留給嘴角真的下垂很嚴重的人,因為這類人做這樣的手術才會好處大於壞處。

在木偶紋內側凹陷的地方填補一些玻尿酸自體脂肪,除了讓木偶紋淡一點點外還會多一個往上頂的力量。

在上唇、嘴角往內一點點(大概7mm)的位置補一點點玻尿酸、自體脂肪移植後把它往下壓一下,就能轉出一個漂亮的嘴角。

這種整體上倒U型的嘴型,其實跟天生的頗有關,所以相對較難處理,不過我們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這種倒U嘴實際上是被後面的牙齒頂出來的,那麼可以透過牙齒矯正、正顎手術去改善骨性暴牙,讓骨頭往後退、嘴唇降下來,就能改善這種問題。
還有一些鼻子天生較塌一點的人,其實可以透過鼻整形處理,讓鼻子變好看的同時,也把人中跟嘴唇中間往下壓,讓整個中間的嘴唇變得比較平,也能改善這個區域的問題。
- .多層次微笑嘴角手術,讓笑容更明媚動人
- .合併脂肪皮瓣轉位,同時淡化木偶紋
- .合併微笑肌肉轉位,讓笑容更深邃
- .依照個人條件,量身訂製
- .嘴角弧度親切自然,笑與不笑都甜美
- 1.術前告知是否有家族病史:如糖尿病、高血壓患者、心血管疾病、氣喘、藥物過敏、慢性病等情形,若近期有服用任何藥物,請在術前告知醫師,術後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。
- 2.手術前後一個月請避免菸酒、二手煙,以免影響消腫與傷口癒合。
- 1.術後一到三天會是最腫脹時期請配合指示冰敷,冰敷每次約 30 分鐘,每次間隔一小時。
- 2.避免腫脹,睡前應減少攝取水分、平時請以坐姿代替平躺並盡量墊高枕頭,不從事劇烈活動。
- 3.術後一周避免低頭洗頭洗臉、手提重物。
-
Q:微笑嘴角可以做出上下唇一樣厚,有精緻唇珠的嘴唇嗎?A: 微笑嘴角與縮唇是不同的手術概念,微笑嘴角是針對下垂嘴角做拉提讓嘴角上揚,縮唇是針對厚唇去修薄,讓厚唇變薄的同時擁有精緻立體的唇型。
-
Q:微笑嘴角手術時間需要多久?會很痛嗎?A: 一般手術時間約是1.5-2小時,手術會使用局部麻醉,術中清醒時不會感到疼痛。
本文術前術後案例照資訊,僅作為手術醫療資訊之介紹分享,期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 術後保養而有異。
提醒您,任何手術與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。